ANGIO血管攝影檢查處置說明

1569    
TAGS

血管攝影檢查處置說明


這份說明書是有關您即將接受的檢查(或醫療處置)的效益、風險及替代方案的書面說明,可做為您與醫師討論時的補充資料。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您能充份瞭解資料的內容,所以請仔細閱讀;如果經醫師說明後您還有對這個檢查(或醫療處置)的任何疑問,請在簽名前再與您的醫師充分討論,醫師會很樂意為您解答,讓我們一起為了您的健康努力。

 

一、檢查方式及步驟:血管攝影方式是將導管從鼠蹊部穿刺動脈後,將導管移到需檢查之血管位置並注射顯影劑攝影,來診斷或治療與血管有關疾病的一種診療技術。導管穿刺動脈之部位,有時也可能在頸部、手肘、腋下或其他部位。檢查時,醫師會消毒穿刺處皮膚並覆蓋無菌單,並在穿刺部位注射麻醉藥,以減輕疼痛。在注射顯影劑進行攝影時,全身會有「灼熱感」,這是正常現象。需進一步做相關治療處置時會使用特殊的導管、金屬導線、氣球擴張導管、栓塞劑或注入要灌注的藥劑。醫師會為您移除血管內之導管,進行初步之止血動作;達到初步的止血後,會詳細地為您包紮傷口,並以壓迫繃帶固定及二公斤重的砂袋壓迫傷口以幫助後續的止血。這時請您一樣保持靜臥仰躺的姿勢需保持數小時,穿刺檢查的患肢切勿彎曲,也不可翻身及坐起來,以免妨礙後續的止血,甚至造成動脈出血。若凝血功能異常則需臥床更久。檢查時務必請親友陪同前來,以方便照顧。檢查後回病房平躺臥床休息時亦須有人在旁照顧。

 

二、檢查的適應症:動脈狹窄、動脈阻塞、動脈瘤其它的動脈異常、內臟或腸胃道出血及體內腫瘤。

 

三、檢查的目的及效益:經由此檢查(或醫療處置),您可能獲得以下所列的效益,但醫師並不能保證您獲得  任何一項;且處置效益與風險性間的取捨,應由您決定。

    為診斷疾病或腫瘤栓塞治療、狹窄血管做擴張治療、控制腸胃道出血做藥物灌注或栓塞治療、或摘除血管內異物(血管栓塞術、血管擴張術、血管內藥物灌注、血管內異物摘除術)。

 

四、檢查可能發生的風險或併發症:沒有任何檢查(或醫療處置)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即使是最權威、最有經驗之資深醫師,檢查產生的併發症及副作用仍不能完全避免,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但每一位醫師都會秉持最大的能力與認真之態度為病人提供所需的醫療照護服務。以下所列的風險已被認定,但是仍然可能有一些醫師無法預期的風險未列出。
 

(一)塑膠血管攝影導管或金屬導線斷裂、塑膠血管攝影導管在血管內打結需要外科開刀取出、穿刺部位血腫塊、穿刺血管無法止血需要外科檢查開刀止血、血管阻塞、動脈瘤、動靜脈屢管、遠端血管栓塞、血管內膜受傷或剝離、腹部臟器梗塞或腸胃道潰瘍梗塞、腫瘤破裂內出血、膽囊炎、膽汁瘤、肝功能損傷或肝臟衰竭、胰臟炎、下肢動脈栓塞、下肢壞死、脊椎動脈梗塞導致手腳或下半身失去知覺或麻痺癱瘓、腦中風、發燒、菌血症、敗血症、感染症、膿瘍。

 

(二)對比劑之過敏反應(輕微之過敏反應包括:嘔吐、頭暈、打噴嚏、或鼻塞,較嚴重的反應包括:蕁麻疹、寒顫、胸悶等症狀,對具特異體質者反應包括:喉嚨水腫、氣喘、血壓降低、心臟衰竭、休克及猝死,死亡機率約肆萬(0.0025%)至拾萬分之一(0.001%))。    


(三)顯影劑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尤其是腎功能不良者(如慢性糖尿病患者)發生腎衰竭的機率更高,甚至需要洗腎。


(四)其他發生率很低或本說明書未敘述的併發症及其他相關醫療資訊,若病人及家屬代表想進一步了解,並請務必於簽署檢查說明同意書之前,向主治醫師提出,與主治醫師討論。

 

五、顯影劑的使用:有下列情形者,比較容易發生嚴重之顯影劑反應。為維護受檢查者之安全,請仔細閱讀以下內容;若有下列情形,請告知工作人員:

 1.曾注射含碘顯影劑而引起不良反應 
 2.曾對其他食物或藥物過敏            
 3.腎臟病、腎功能不良或糖尿病        
 4.多發性骨髓病或嗜鉻細胞瘤
 5.重大心臟或肺部疾病                
 6.過敏性氣喘病
 7.甲狀腺亢進

 

六、可能替代方案:這個檢查(或醫療處置)的替代方案如下,如果您決定不施行這個檢查(或醫療處置),可能會有危險,請與醫師討論您的決定。

血管攝影檢查的替代方案有內科治療、外科檢查治療、電燒及冷凍治療等。每一種檢查可能各有不同的風險及優缺點,病人可依個人對於風險承受程度及其他個人因素,可以決定接受或不接受各建議之選項。

 

七、醫師補充說明:依實際檢查、治療使用狀況,部分處置可能還需要負擔或可選擇健保不給付之醫材,如果同意使用,請另外在自費醫材同意書簽名。

 

八、檢查或醫療處置成功率:檢查或醫療處置的成功率可能依病情與體況不同而異,您的醫師會詳細與您討論。如果經醫師說明後您還有對這個檢查的任何疑問,請務必在簽名前詢問您的醫師。